一直很想試試看那種舊式的長途火車旅行,像動漫裏,可以開着窗,把頭伸出窗外的那種。
在香港,人們每天在地下穿梭,每兩分鐘停靠一個站,來去匆匆,只為著工作、學業、煩惱、生存,黑色的車窗便是每個人的寫照。列車穿出了黑夜,可這光卻不曾長久,未幾又回到了無盡的幽暗之中。我們到底身在何方?車窗風景是如此重要,總帶你想起某段回憶,某種感覺。
於是 8 月的殘暑,我踏上了普快車的旅途。台鐵普快車已有逾半世紀的歷史,當時只剩每天一班往返,在「枋寮──台東」的南迴線上運行。
旅程頭一個半小時的車程都在台東行駛,康樂站之後直至進入中央山脈的隧道前,車窗外一直是源源無盡的湛藍,從平地到山丘,從熱鬧的海灘到荒蕪的海岸,唯有一片藍延綿不斷,那是台灣南部太平洋的顏色。宜蘭的海較綠,花蓮的海則有著偏冰藍的漸層,而這是只屬於台東的藍。
「藍」往往被詮釋為憂傷,可我覺得她包含,但不止於此。無邊無際的海洋中沒有任何島嶼,她看來孤單,但卻是台東各川流的匯聚——知本站、太麻里站、金崙站⋯⋯總有一條溪流通往大海。如同淡水與鹹水的結合,又如同狂瀾與漣漪的共存,那遼闊而溫柔的藍,彷彿能容納我的所有──此刻的自由與享受、即將結束旅程的不捨,還有遊子的鄉愁。
普快車大大敞開的車窗,模糊了旅人與風景的邊界。我學著前面的乘客,把手微微伸出車窗外,在有限火車旅程中能與自然如此貼近是多麼難得,切切實實地感受眼前的色彩、氣味,以及觸感。我沒有特別喜歡潮濕的感覺,但我希望,並學著讓鹹鹹的海風擁抱我的思緒。普快車上,旅人即風景,風景即旅人。我們都被重新賦予了生命。
在到達台灣西岸前,還會經過一個無人車站,名叫「枋山」。在網上看過相關資料,它莫名奇妙的吸引著我:「寂寞車站」、「一天只有兩班車」、「每天平均乘客兩人」⋯⋯哪有人會花時間金錢,就是為了去一個荒煙漫草的車站?可今天坐上普快車,不為目的,不為速度,只為過程。那寂靜的車站依然默默地守候著。我知道我們終將分離,但為了交會的一瞬,我遠道而來了。夏花即將凋謝,但至少我們曾絢爛地盛開,奢侈而快樂——耗時的慢車旅行不只因為追尋自己想要的嗎?
「寶島晚安,晚安。」歷時 2 小時 20 分鐘,普快車從東部的太平洋駛到西部的夕陽海岸,迎來了夜幕與炊煙,終在枋寮這南方小鎮停下,我的環島之旅亦就此畫上句點。
我之於台灣、於普快車只是一個過客,但她們之於我卻是永恆。車窗中的風景流動著。列車經過的每一個地方,也將在你的回憶中發酵,從清晰變得模糊,再從模糊變得清晰,也許她在每個人心目中的面貌也不一樣,但每一幀車窗風景,都猶如一個目的地,她引領著你,告訴你身在何方,告訴你旅途的意義,告訴你是如何種形式存在於這世界。
只有踏上旅途,才會明白鐵道不止是交通工具——那是一趟讓自己與靈魂重新接軌的旅程。
註:2020年12月22日,普快車已終止營運。
註2:不能把頭伸出窗外啦!
撰文、相片:斐 (IG:@tea_2046 / FB:不定時出走。)
___________________
活過不白過
Follow us on IG:https://bit.ly/2yjkqu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