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的價值不以形態大小來衡量。
每年 5 至 7 月,是日本螢火蟲的交配季節,雄性會先發出亮光,雌性隨後發光作回應,是以此高峰期走進山林,不時可見微小的螢火蟲於黑夜中聚首,煥發碧綠又鮮黃的微光。
俄羅斯生態攝影師 Daniel Kordan 多年來渴望造訪勝地,以攝影紀錄這種常見於日本影視作品中,象徵「希望」的獨特螢光。尤其他知道,現實中「希望之光」或將諷刺地熄滅——因氣候變異、少雨乾旱,以及農藥殺蟲劑及除草劑等禍害,敏感於生態條件的螢火蟲,近年數量正驟減,若不及時前往,日後恐難圓夢。
為此,Daniel 展開縝密的籌備工序:預早編排尋找螢火蟲的路徑,研究當地天氣及準備相應的夜攝器材,出發前提早聯繫當地攝影師們掌握出行或拍攝資訊,到埗後,亦做好心理準備,隨時等數天才能碰上螢光,甚至有機會無功而返。
皇天不負有心人,2019 年,Daniel 憑萬全計劃順利抵達九州島竹林,成功以鏡頭捕捉閃爍的螢火蟲海。當他首次目賭成千上萬隻、燦爛如星火的螢光,有如小孩初看魔術般,深被刺激、魔幻又詩意的畫面所感動。
惟震撼中,Daniel 仍保持理智,捉緊拍攝時機。據其 Instagram 分享,他大概花上 2 至 3 小時於林中運用間隔定時拍攝方法,先高速拍下站千張照片,事後再以電腦軟件 starstax 合拼成一組七張圖像,每張約以 200-400 張照片組成。多得匠心,使圖輯鉅細無遺地呈現出螢火蟲遍佈竹林、神社及河川之間,既神祕又清婉的生態奇觀,亦以人文精神的照片,喚起觀者反思自然的美及保育的急切性。
撰文:K.C.
圖片來源:Daniel Kordan官網圖片
___________________
活過不白過
Follow us on IG:https://bit.ly/2yjkquY
Tags :
文化生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