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二十年前,彌敦道上盡是霓虹招牌。閃爍卻不刺眼,錯落有致的霓虹燈,從此定格在一位中學生腦海裡 —— 八十後陳倩雯(Cardin)坦言,自己本來對霓虹燈也習以為常。直到後來旅居南非、英國六年,又到了台灣旅遊。看到別人對自己國家文化的珍惜、對香港文化的欣賞,回港後,才驚覺這顆掛滿霓虹的「東方之珠」是這麼美。
恰巧見到有關霓虹燈保育的群組,就隨緣加入,輾轉到了非牟利機構「霓虹交滙」工作,現在更成為機構的總經理。她最初負責幫忙紀錄油尖旺的霓虹燈,後來更走到了觀塘、灣仔、銅鑼灣。數個月內,親眼見證霓虹燈不斷消失。那刻,心中不免唏噓:「其實仲有幾多時間?」
一股逼切感湧上心頭。「留意霓虹燈嘅人唔多,霓虹燈發光嘅部分已經唔多,唔發光嘅更加無人知。」在她眼中,設計、提字、屈管、製作鐡箱、安裝火牛、安裝燈牌等,每個部分都是工藝。
於是她開始與師傅們接觸,希望當個橋樑,讓大眾認識當中的文化。她會收集即將拆卸的霓虹燈牌,又會把師傅的故事紀錄下來,舉辦工作坊、策劃展覽,希望推動工業轉型。「修復唔係變新咁簡單,亦唔係打完卡就完,如果只係懷舊都唔會長久,要諗長遠嘅價值喺邊。」
她黯然,以往見到圖文並茂的霓虹招牌就會認得路;現在霓虹招牌因監管、結業買少見少,街道也漸漸變得一式一樣。為了拯救招牌,平日常要趕在店舖結業前聯絡業主、工程承辦商,「當招牌離開街道,如果我地無參與,最後就只會送去堆填……」
這位總經理很多時候都要一腳踢。「要問自己最想做啲咩,但偏偏因為無前例,就會容易迷失。」她頓了頓,又道:「為現狀帶來改變係難,係孤獨,未必有人明白,要預咗自己慢慢行。」
除了霓虹燈,Cardin 閒時也會留意其他地道文化,會拜訪圍村、記錄各處盂蘭勝會,又會學造長衫。「以前成日話香港文化沙漠,但只係習以為常。一旦打開,其實呢度係極度豐富。」
Tetra Neon Exchange 霓虹交滙 (@TetraNeonExchangeTNX)
撰文、相片:蒲 (appleee.cheng)、unsplash
___________________
活過不白過
Follow us on IG:https://bit.ly/2yjkqu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