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nu
People of Hong Kong

香港咖啡種植人 一切從咖啡樹開始

銅鑼灣一家 cafe 放著 20 多杯咖啡豆。與過往的杯測活動不同,這次的咖啡豆不是來自慣常的埃塞俄比亞或哥倫比亞。「有些豆,我放了芫茜進去一起發酵;其中一種,我加入了醃漬咸酸菜的水,都是實驗性質的。」「啡農」創辦人 Mike 期待著杯測後的感想。繼上次有水洗豆經咖啡師評鑒得到 80 分,總算踏上精品咖啡的門檻,他繼續嘗試多種處理法,期待有新風味,觸碰新的底線。始終,「我並不是賣咖啡豆 product,而是 seed to cup。」

香港精品咖啡浪潮興盛,然而,店家售賣的多是來自非洲、中美洲產出的咖啡豆。香港這個南方島嶼由於海拔不高,農業亦絕非主流;在香港種出本地生產的咖啡豆,在絕大部分人心中,只是虛幻的想像。作為工程師,Mike 與咖啡的關係本僅止於愛好者,縱使他亦愛好農務,平常有參加農耕工作坊等,當初亦未曾想過要在香港種植咖啡。

直至 2019 年那場人所共知的大變,恰巧,Mike 就職的公司在方針上也有一些轉變,令他開始思考人生有否其他路向:「我想 create 到一些新的事……可能好誇張,但我想令這個社會,有一些新的事物出現。」他決定辭職。「當時未想好要做什麼的,主要是想進修。」一天,他慣常的與農業工作坊的師傅「老農場 O-Farm」場主葉子盛聊天,當他知道 Mike 辭了職,就跟他提起自己在農場早早種植了 20 幾棵咖啡樹,以前也有產出少量咖啡豆,但結果不甚理想。「他一直都好鼓勵人創業,(樹)又沒有人打理,你咪去試下。」

就這樣,Mike 來到農場河邊的咖啡樹下。數月後收成,馬上以傳統的水洗處理法,一試味道。「至少好喝過他上次做的,但和平時喝的差很遠。」Mike 那時不熟悉生產咖啡豆的流程,「總之就是不好飲。」能夠達到目前的的水平,Mike 坦承,「是好多幸運剛好一起出現。」他開始負責照顧農場中 20 棵咖啡樹,每年 9 到 1 月收成,20 公斤的生豆,去皮和果膠後,大概只剩下 3 公斤。對比外地正常的產量,動輒以噸起跳相去甚遠。「我很早已決定產量不是最重要的,怎樣利用在香港生產的咖啡找到價值,才是最重要。」但價值是什麼呢?

2020 年,他下定決心設立「啡農」這個品牌,「想認真一點,若想整件事 run 到,就不能只當興趣。」正好遇上 PMQ 的咖啡節——coffee agenda,他們知道 O-farm 有種植咖啡,故聯絡葉子盛再聯絡上 Mike。如是者,Mike 認識了好重要的 partner —— ​​​​Urban Coffee Roaster 創辦人 Gary。自此慢慢成型,整條生產鏈開始完整。Seed to cup 的連繫,由種植、採收、後續處理、烘焙、手沖,到最後的品嘗。若收到的生豆不好,烘焙師不能變魔術;炒得不好,咖啡師也難以逆天;Mike 想將上述整條連鎖推廣給大眾。

「我想,有 9 成喜歡喝咖啡的人都欣賞咖啡師,我不是反對這件事,但當你了解整個 seed to cup 的過程,就會知道其實咖啡師對於風味改變,可以做的事不會太多。」最近,Mike 找到新地方可以種多點樹。亦因如此他想回到基本:如何種植?以前主要研究採收之後的事,現在重頭來過,也參考外國做法控制營養分佈;對比以處理法修正口味,集中以種植為先,再以水洗處理法盡量如實反映香港風味,更令 Mike 著迷。「始終我是種植的人,水洗通常都不夠發酵處理的好味,但水洗的分數高,我更會更開心。」

撰文 : S.
圖片來由受訪者提供

___________________
活過不白過
Follow us on IG:https://bit.ly/2yjkqu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