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nu
People of Hong Kong

剪出關懷的一雙手 義剪髮型師 Alex

在不能剪髮的日子,不少髮型師紛紛出動,上門為人剪髮。但原來早在 2014 年,便有位髮型師成立義剪團隊,上門服務有需要人士。

80 後的 Alex 中學時代於工業學校度過,畢業後希望一技傍身,在「揸菜刀」與「揸剪刀」之間選了後者。他笑言最初以為一入行就可以剪髮,後來才知道要從洗頭學起,三年後終於如願當上師傅。

眼見初入行的髮型師需要不同「頭型」來練習,「如果升師傅理想係要儲 100-200 款頭,又有無咁多朋友可以幫手呢?」恰巧知道家庭醫生會在業餘時間為人義剪,靈機一動:既然髮型師時間彈性,不如就在休息日去義剪,既能讓髮型師有剪髮及與人溝通的機會,又可以把手藝回饋社會,一舉兩得。

沒料到首次登門造訪老人院舍便摸門釘。Alex 笑說:「我嗰時個頭紫色嘅,個 junior 個頭金色嘅,仲有一身紋身,人哋見到就即刻話負責人唔喺度!」後來為免誤會,他便於 2014 年成立義工團體「易剪義」,成為髮型師與各大院舍之間的橋樑。

現時逾 100 名成員中,有來自五湖四海的同業,每次出動人數不定。服務對象也由長者開始,延伸至少數族裔、特殊教育需要學童、戒毒人士、更生人士等。「即使未必每次係同一位髮型師去,都想定期去表達關懷。」義剪時,就如朋友一樣相處、聊天。

為人剪髮,也剪走自身偏見。「義剪接觸到好多其他人眼中被標籤嘅人,髮型師何嘗唔係俾人標籤?」在入行以前,他印象中的髮型師都是「食煙、賭馬、鬼五馬六」,直到接觸以後才打破以往的印象。「而家唔會再帶前設去望任何人,唔會將唔關事嘅兩點連埋一齊。」

幽默又樂觀的他,點子很多。自從成立「易剪義」,他彷彿打開一個新視覺,開始舉辦義剪班、分享會、開設無障礙髮型屋⋯⋯ 見到不同需要便行動,按所有的資源盡善盡美。小時候父親教他「施恩莫望報」,彷如一顆種子落在他的心上。多年以後,他終於享受到純粹的助人之樂。

FB:易剪義
撰文:蒲 @appleee.cheng
攝影:蒲、受訪者提供

___________________
活過不白過
Follow us on IG:https://bit.ly/2yjkqu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