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nu
People of Hong Kong

有一種快樂叫盪鞦韆 「鞦韆先生」的自由地圖

傳說中,有張藏寶圖,跟著跑就能收穫許多快樂。

那種純粹的喜悅,叫盪鞦韆。六天工作的阿K 自言生活枯燥,惟有坐上橫板,握緊兩繩,猛力一蹬,離地搖擺,涼風吹臉,才能卸下重擔,煩惱通通飛走。六年前,他察覺這玩意漸少,好奇香港還剩多少鞦韆,結果發現其款式多變,只是位置分散。於是他化身「鞦韆先生」,走訪全港一百八十多個鞦韆,整合成地圖,不以「邪惡隱世秘境」作招徠,只為公諸同好。

「以前開心得自己知,但現在想分享,將記憶保存,鼓勵小朋友多探索,大人也不用怕醜,想玩就玩。」這番話大概是互勉,外出原非阿K 所好,內斂、宅男、三分鐘熱度,是他的代名詞。閒時窩在家中,收工最好躺平,但為尋訪鞦韆,深居大西北的他每周出動,甚至拍片解說。

每趟旅程,都如尋幽探秘。出發前籌備路線,順著地圖前往目的地,時而蕩失路,時而吃白果,身水身汗,然而目標乍現之際,喜悅好比發現寶藏。他曾遠征南丫島漁民文化村,親訪搖椅鞦韆;踏足沙灣,玩懸掛樹上的鞦韆;清涼法苑的天秤型鞦韆顛覆其想像,跟朋友各坐一端,像玩搖搖板,中間設單人座,可獨樂樂。

「只要用心尋找,它們就在身邊。」他相信,除了常見的軟板型、木板型、安全型、尿布型、親子型、籃型鞦韆,還有更多滄海遺珠。

如今地圖已累積二十七萬人次,他回想頭兩年新手上路,無人關注,後來一夜爆紅,訊息湧進信箱,將專頁拋往高峰。近來自學拍片,豐富資訊,卻走回原點。「費盡心思卻無迴響,觸及率低到令人灰心。」

心灰但未心死,全因他覺得這些事物值得被看見。有次尋訪道風山,登頂才知鞦韆被拆;想找西九文化區的純白鞦韆,又緣慳一面。新舊更替太快,他方知生活如鞦韆,必經起伏跌宕,而紀錄要趁早。

未來他會繼續擴展版圖,目標征服二百座,甚至自製鞦韆。本以為閱鞦韆無數的他,必有奇思妙想。但原來他只想在山頂面朝落日,立個最簡單的木板鞦韆,靜靜搖擺,讓光影晃動,溫煦地灑在身上。

童心未泯,返璞歸真。至少在那一寸領地裏,身心能抽離現實,舒爽自由。

撰文:馮婥瑤
圖片來源:鞦韆先生 IG@mr.swing_hk

___________________
活過不白過
Follow us on IG:https://bit.ly/2yjkqu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