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nu
People of Hong Kong

走遍全港屋邨 記低屋邨面貌

香港的公共屋邨自 1952 年起相繼落成,盛載了不同年代的香港人的回憶。不同年代落成的屋邨都有著不同的面貌,仿佛見證了香港歷年來的變遷,陪伴港人度過了無數個春夏秋冬。

隨著時代的洪流,歷史悠久的屋邨始終難逃被清拆、重建的命運,最終一磚一瓦都無法留下。今年 33 歲的簡佩珊(Aiko),在 2022 年 6 月成立了「遊走香港屋邨誌」專頁,以「一名港女以遊走全港 258 個屋邨為目標並紀錄」自居,希望遊走全港屋邨,在推土機到來前,為香港公屋史留下她的筆觸。

在成立「遊走香港屋邨誌」專頁之初,Aiko 只想以「打卡向」為主,務求令文章易入口,配上打卡靚相,吸引讀者。後來 Aiko 發現,紀錄屋邨的意義其實遠不止於打卡:「有人閱讀我的文章後,私訊告訴我,他人在外國、很想家,而我的文章給了他安慰。」讀者的留言令她發現自己的文字的影響力比想像中大,於是她下定決心,由純粹為個人興趣、吸引流量而寫的文章,變成用心為移民朋友、為香港不同社群去做的紀錄。

自小在逸東村長大的 Aiko,起初認為自己居住的屋邨毫無特色,樓宇設計一式一樣、密密麻麻,只是建屋計劃中的一個齒輪,所以她本來只打算到訪在建築設計上更有心思的舊式屋邨。直至有天,她來到調景嶺健明邨,發現它雖然同是一式一樣的樓宇設計,但原來屋邨裡面滿佈設計者的小心思,處處都在細訴調景嶺的歷史 —— 邨內有個四面鐘樓,原來是參照昔日調景嶺山上寮屋區的鐵皮屋設計而成;邨外有幅約 11 米高的石浮雕畫,繪出調景嶺的歷史與轉變。這些意想不到的收穫,令她發現只有親身走遍每個屋邨,才能在平凡中發現到不平凡,於是她下定決心,要做個「走遍全港屋邨的港女」。

說要走訪全港 258 個屋邨,看似很困難,但原來在訪問當日,Aiko 已行完 151 個屋邨,完成了超過目標的一半。而在這百多個屋邨中,她最喜歡的,是位於沙田的廣源邨。Aiko 形容廣源邨標誌性的鐘樓、別具特色的英式建築風格、紅色磚瓦、一年四季各有不同的美景,都令她宛如置身外地,她興奮感嘆:「引用網民說話,公屋一個咁『貧民窟』的地方,竟然會有個咁_靚的地方!」

經歷一年半的長征,親身行過百多個屋邨,翻查各個屋邨的歷史,Aiko 更加肯定公屋其實並非網民口中的「貧民窟」:「原來所謂『貧民窟』的建築也可以很漂亮,居住環境也可以很舒適⋯⋯親身行過,會發現很多事情比你想像中更 well deserved。」

隨著時代變遷,不少舊屋邨亦陸續面臨清拆重建,Aiko 亦更加堅定未來要繼續走訪、紀錄香港屋邨的決心:「如果現在我不用我的筆去紀錄低香港公屋的面貌,我不希望等到所有事情都已經改變了,失去了才後悔,為什麼當初有能力卻不去做。」

撰文:Kathy Lam
圖片:受訪者提供 @遊走香港屋邨誌

___________________
活過不白過
Follow us on IG:https://bit.ly/2yjkquY